-
作者:汲平2011-09-25 15:23:19 来源:中国雕塑家网
新闻发布会上我感觉你说的开头语,作为水墨雄风的初衷,从历史到现代、当代各个时期,整个宗旨你已经谈得很透彻了,我感觉你动了一定的脑筋,为什么现在要搞这个展览,就是现在缺点什么,如果非常好了,那搞这个活动的意义就不大了,这种现象就是改革开放以来,比过去是强了一些,但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,在主流的推崇上,在各方面的理论上,往往片面的把中国文人这套东西把它变成整体美术的标准,这样其实有碍中国画的发展,因为这种雄强的东西。大气的东西它应该是推进历史前进的信号,一种精神支柱。文艺作品对社会的推动作用,不是说写几条标语就能解决问题的,它是利用文艺作品本身的感召力,来冲击人的灵魂,把作品高大的、向上的、强有力的精神状态鼓动起来。你的作品能够达到这个高度在这个历史阶段还是很有必要的,因为整个中国在崛起,由过去的乱摊子变成今天这样,改革发展的步伐很快,在文艺方面还没有很明确提出来,文艺的脊梁骨是什么?追求的是什么?还没有提出来,现在搞这个展览当然你们动了很大的脑筋,寻找画家一般应该趋向于表现雄强面貌的确画家。从我很早画中国画时,我当时就有一种感觉为什么我这么画,我从七十年代起就想,中国画传统的东西固然好,但当代的精神体现我感觉还是不够,不是说中国画不主张力度、骨法,用笔本身就是一种力度,但是它被另一种东西吞噬得比较厉害,那些小巧的、小桥流水的、小趣味的东西在这个社会占的面积太大,它的影响太大,文人画的思想已经贯穿到中国画里,以至各种绘画都要走这条路。其实不是这样的。
我的绘画思路就象是你说的,也一直是我贯穿的,要非常有力度,一是式,一是力!式是形式,是现代审美的式,力是内部的力,力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重要方面,必须有力,力就是生命的表现,没有力就没有生命!力就是力气,有气就有力,没力就没有气。一个是外道的,一个是内道的,力怎么表现,并不是简单化的,当代审美意识也要求你怎么表现力度,当然传统传下来,这些在理论上说得都是很明白的,你必须结合当代的审美要求,要创造出一种当代的东西,抒发当代人的情绪,这是就是“神”要有一种精神状态,你的画现在是一种什么精神状态,精神状态是衡量很多艺术家作品很重要的一个桥梁,你的画有没有甚,就是有没有灵魂,它的体现是全面的。
画要画得浑厚有力,气势很大,有些画看起来也是有力,其实是一种罗列的、简单的、描摩的或堆砌的,并不是一种精神状态的一种新的符号,要用一种新的符号来抒发你的思想,我呢,就是要充分发挥我的想法,我进行了很多实验,我画的画块面不是一块块的,而是用中国画内在的力度,把它表现出来,虽然用笔很大,但走的路很紧。运笔原理不是简单的块面、切面的堆砌,跟画线条一样书写,要有一种新的形式,是要表达力的形,让人感到你是有力的,是浑厚的,笔墨毕竟是要表达东西的一种手段,但多年来积累传统的精华理念,这种东西是很难改变的,要改变就要另起炉灶,画中国画用笔用宣纸,是画中国画用传统凝练出来的。是改变不了的,因为它们是事物发展规律内核的东西,要变就变成了别的,另外要变也变不了,理性的东西,它是一种精神状态,不是限于一种形式如披麻皴、斧劈皴,在自然界中是小意思,我曾去长江三峡三次,看了山壁,水边的石壁,它给你提供了自然界的技法,各种都有,但它毕竟不是中心的东西,中心的东西是它要你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符号,不要把它当成一种规范,要把精神转变过来,如果按标准一项项去落实,就会寸步难行,如果认为它是好的,对你有用的,就要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,这样老的东西也就变成了新的东西。现代审美有新的要求,旧的东西肯定不适应。
对传统的东西我不迷信,我要研究它,研究它为什么这么画,好在什么地方,好的我需不需要,如果我需要它,研究它的那种精神,比喻骨法、用笔,骨法力的精神状况,我必须贯穿,这是历史的经验,你不把它当成重要的目标去作,你的画就很难站住脚,因为真理的东西任何人都是动摇不了的。
我在处理每条线的时候其实都很有含量了,我画马、牛,线、画人物、画山水等,我想的都不是完全的形,我是以形传达我的感觉。比喻说大,一个画家或者一个搞文艺的,什么是现代的呢?一个规范的,大的一种,卫星上天过去谁也不知道吧,以为是神仙,我们现在不能那小桥流水对付现代的发展,现在已不是那个时代了,人们的审美要求也不是局限于小的动作了,不是说小的动作不好,但需要更大的、更宽泛的、个性解放的精神。我以前讲过一个笑话:抒发感情,人人都想抒发感情,农民也想朗诵一首诗在山顶上让人们听听,他有这种想法,想抒发,但他抒发不出来,因为他不会写,他没有一个媒介。一个小脚女人她也想跑,而且她想跑得很快,但脚被缠上了,不能跑。这种要开放,要抒情,要传情,这些情绪每个人都一样的,就连动物,牛马也想撒撒欢,这种开放情绪是人的本性,你要找个框框,非得要把自己用紧箍罩把自己箍起来,你愿意箍起来也没办法,但我认为那不是每个人的愿望,抒发感情是每个人都想做的,但有的人做到了。画也是一样,都想画,画工笔的人都想翻牌,但不是谁都能翻的,刚才说到农民也想作诗,想朗诵朗诵不出来,自己写更写不出,他没有一个媒介,这个媒介就是艺术。你刚刚不是是说到最后要形成空,这个空,就是你没有想到的东西,你也不能摆出来,那就是空的,你已经赋予了他新的生命,他的思想艺术就不会空。我认为艺术必须有思想,没有思想就是空的,好的东西,道理要搞明白。比喻说大,中国画大山大水,想的都是大的,大与小并不是说画大或画小的东西,小的东西也可以画大,你的意识是大的,是现代的,你就是现代的,那你对细细索索的东西就不感兴趣,你也不会不搞那些东西,你就必须提高各方面的修养,各方面的认识,各方面都需要到位,你不到位,你就没地方放。我很久以前买了一只大笔,放了几年,我给我同学,我同学说他不知道怎么用,所以大我认为是很难的,你自己的修养都到位了,你就自然有东西了,有的东西别人看不见,那没办法,有的人看得见,有的人看不见,比喻说照片别人都能看得见,看不见的东西就在里面,中国画高级的本质就在这儿,看不见确实没有,那就是空的。
实际上山水画,你必须要把自己要想传达的东西,那种情绪,那种想法,很明确的东西,然后寻找语汇,比喻说这句话怎么讲啊,找准词啊,词就是你的方法,比喻山变成几个点,为什么变成点,只有变成点以后就浓缩了,浓缩了后反映的东西是一个大空间,但现实不是这样的,有很多其它的东西就要表现出来。我的画就浓缩成几条筋,里面要包含有个形,不是原始的形,是一种符号,就是要表现的物象,这种符号里传出某种情绪、某种信息,放在这里能让你感觉出来,横横竖竖的穿插,是你创造的新的宇宙,这都不是自然的,自然中没有这些东西,你变成了这些东西,变得不错,你进去后还能感受出一些什么来,究竟能感觉出什么来,只能意会。中国的古文人画有些人还不太懂,什么意境呀搞得很玄。其实就象下围棋一样,变化万端 ,但万变不离其中,形成一个面。形不成一个面就不行,最后输赢一定有个格式,什么情况你就赢了,什么情况你就输了,它是有规律的。
我现在想的画面,就象画马牛,它不是简单的画,有些马的处理,为什么我画鹰较多,我表达的不是简单的马形,比较认真处理的都是想得比较多的,很费劲的,我都把它变了形,为什么变形呢?因为现实里真的东西别人感觉不出来,它表达不出你的思想,别人只有通过你的变形,才能感觉得出来你传达的是什么东西。马的变形,马的性格是什么呢?马的性格和人一样,马也有动物的本能,传达的是人的想法。比喻说我画的“信步”,马很悠闲,这张画和别的马不一样,比较淡,笔相当远,我传达的是高高抬头,精神状态好。有的马我画得非常粗壮,那它在地球上是要奋斗的,要劳动的,要存载负载的。画牛,更多的是一种力,非常有力度,浑身是劲要使出来 。我认为,把你的画让人感觉你表达的是人或直接表达成人很不容易。
我画画,画的是一种精神,所以就是要千方百计的表达一 种精神状态,为什么我画画费神呢?画画废纸三千就是要来回找这种符号,就是让别人通过我的笔端感觉出我的精神来,不然通过欣赏,慢慢描绘,这不是我要表达的。
徐悲鸿当时的想法别人不理解,他从当时的画马,变成徐悲鸿画马,确实是一大飞跃,但现在我们再画,我们再象他那么走就肯定不应该了,那就是在艺术上根本问题没弄明白,很多人在艺术修养方面还欠缺,另外技术上也有些问题,绘画不是没有技术的,技术是表现思想的工具,说斧头太钝了,砍不动东西了,那还是不行的。
很多人学齐白石,黄宾虹,开始学是必要的,但到最后必须从自己的脑袋里寻找自己的东西,模仿别人最后也是人家的东西,很难摆脱,有自己的东西,那也是艺术家的根本。有个评论家说得好:艺术就是要闯!
|
-
-
推荐艺术家/
-
-
艺术商城/
-
|